第15章

彆管是窮人家還是富人家,不管有冇有新房,想分家一定得是先有一口鍋。

徐父也是存了好久才存到六張工業券,老早就去找人訂鐵鍋了,菜刀也得買新的。老宅那把舊菜刀有兩個缺口都還捨不得換呢。

林慧看著都累,還是不要生那麼多了,少生優育還是有一定道理的......

新房屋裡的架子床和櫃子、衣箱全都是新打的。她和孃家人都談好了,讓爹帶著兩位哥哥給她再打一套新的放到另一個屋子,還有堂屋的桌椅也得備著。

她用錢買,到時候就請拖拉機上門去拉回來。

雖然麻煩了點,但是孃家人用料實在啊,塗好了油,能用幾十年呢。

錢肯定是多花不老少,但既然開始過新日子,就得捨得下心。

想到夢裡那苦巴巴的日子,林慧一點不想過,這錢,該花就得花,否則辛苦存下來都花到彆的人身上去了。

加建圍牆的錢已經付了,林慧手上現在一共還剩下580塊錢左右。

預計孃家那邊的傢俱得差不多100塊錢,還得抽出80塊錢去買鐵鍋鐵具等,還有日常零用。

林慧把400塊錢塞進之前徐東昇撿回來的那個精緻小木盒,再塞進衣箱底。這筆錢就不能動了,留著以後做生意用。

這400塊錢可絕對不算少。

城裡三級工像林大姐夫那樣的一般一個月能拿到40-45塊錢,一年最多能存下兩三百。

可在地裡刨食的農民,一個月能有10塊錢已經是頂天的了,幾乎冇有賺錢的門路。要想賣地裡產的東西,都要送到專門的收購站去,看人眼色被挑剔就不說了,價格低得要命。

“阿慧,好了嗎?”

徐大嫂二嫂提著籃子在門外等林慧。

“好了。”林慧把錢塞進褲兜裡。

現在新房那裡就差她家的圍牆還冇有搞好,另兩家的房子已經都弄好了,今天一起到鎮上去買東西。

幾人走了一個多小時纔到鎮上,先去供銷社買東西。

現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還冇有吹到她們這個小地方,許多生活用品還是需要憑票供應。

徐老三就是過光棍日子的,林慧手上的票真是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,就算她想大采購都冇辦法。

徐二嫂有點得意,還是她會過日子。

兩人藏得挺深,平時不顯山不露水,竟也存下了不少票。但她們都是節儉慣了的,買了鹽、肥皂、火柴,又去糧店選了當地常見的菜種,這就結束戰鬥了。

林慧:.......為了這麼點東西來回暴走三個小時,真是佩服。

“你們怎麼不讓我帶回去就好了,還辛苦跑這一趟。”

徐二嫂笑道,“家裡有糧,菜刀和鐵鍋爹已經幫我們買好了,啥都不缺。”

哪裡就能不缺,隻不過剛花了一百塊錢蓋房子,心疼著呢,捨不得花錢。

徐大嫂看著旁邊人籃子裡的布,羨慕地說道:“其實還缺幾塊布,可我們冇有布票。”

“就算有票也買不到,我們在村裡,連點訊息都聽不到,供銷社一有布到就先被搶光了。”

林慧瞟了眼供銷社裡櫃檯後板著臉的售貨員同誌,這工作吃香就吃香在總能夠第一手低價買到“瑕疵品”。

“你們跟我來。”她拉著兩人往一條小巷子裡走去。

“阿慧你乾啥?帶我們去哪兒?”兩人有點懵,陌生的街道讓她們心裡有點不安。

她們很少到鎮上來,幾乎都是來供銷社買完東西就回家,從不逗留。

“噓,小聲些,我帶你們去買不要票的布。”

兩人對視一眼,臉色更難看了,不會是要去“黑市”裡買吧?這可是投機倒把罪!

老三家的也太大膽了!

正當她們心裡在糾結的時候,林慧依著腦海裡的記憶已經找到了地方。

麵前是一扇黑漆漆還帶著點破舊的木門。

她左右看,巷子裡很安靜,再多走幾步路就到儘頭了。

林慧這副探頭探腦、賊眉鼠眼的模樣讓兩個嫂子更緊張了,確定是乾壞事冇錯了!

林慧走上前,敲出三聲重、兩聲輕,然後默默地等著。

冇過一會兒,門後頭有一深一淺的腳步聲傳來,“吱呀”一聲響,門打開一條縫。

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婆子透過門縫來回打量三人,眼裡帶著審視,“你們找誰?”

林慧微微一笑,“張婆,有段日子不見,你腿腳不便,我娘讓我們過來看望一下你。”

張婆抿了下唇,隨後把門打開。

林慧拉著兩個嫂子進院裡。

張婆把門關緊,一瘸一拐地走到林慧麵前。

皺著眉問:“你是誰家的女兒?”

“說來張婆你也不一定記得,我們是從鄉下來的。之前我娘來你這借過布,那布紅通通的好是好看得緊,就是平常不太好穿。這不是又快要入冬了嘛,還想問你這裡有冇有多餘的布,勻我們幾塊,好做幾身棉衣。”

林慧說起謊話來真是一點都不心虛,因為她知道這老婆子經手的布多著呢。

果然,張婆半信半疑,她上個月確實“借”出去過幾匹紅布。而且這小姑娘對自己的事情還挺熟悉,還知道自己的名字。

她想了想,還是小心說道,“家裡多餘的布冇多少,就剩下幾塊藍色和灰色的了。在這等著,我去給你拿。”

說完她就進屋去了。

林慧知道規矩,就站在原地不動,更不能東張西望。

張婆手裡的布不是完整的,有些脫線或者小黴點,應該是工廠淘汰下來的殘次品,但是麵積大,三塊拚起來就能給孩子做一件上衣。

林慧還看到有一塊大的都能做床單了。

徐大嫂徐二嫂看到布,眼睛也亮了,不過她們不敢隨意說話,隻用眼神悄咪咪盯著。

林慧倒是大膽上手摸料子。

是厚料子,有一點點硬,確實適合做冬衣。

“張婆,你手上有冇有絮棉?我們家的棉衣薄了些。”

孃家陪嫁裡的兩床被子夠冬天用,但是冇有新棉衣,裡頭舊棉花已經不保暖,得重新絮上。

張婆看她一眼,冇說話,起身去拿。

林慧回頭問兩個嫂子,“你們要嗎?不要的話我一個人也可以全拿完。”

“這、這布貴嗎?”

“咱們冇有票,價格會貴一點的,但是她這個布也不是什麼好布,還是剪過的,又會便宜一點。總之同供銷社裡的布價格差不多吧。”

徐大嫂咬咬牙,“要是、要是不貴的話我就也買兩塊。”

主要是她家三個孩子,男孩子大了,得分床睡,她缺床單。

“我再看看吧……”徐二嫂家兩個孩子年紀還小,還能擠擠,暫且不用著急買。